GAOXINGJIAN
默觀東方水墨,過濾了色彩的喧嘩,處處的留白,留出的是安放心靈的空間。
觀察當下,侘寂美學、赤貧風格、中性色在藝術設計領域,越來越受到推崇。其核心,即倡導低欲、簡約的生活方式,也是對于過度生產和消費的低調持否。
消費主義源于生產的解放。自英國工業時代以來,東方過去的人文生活,因生產落后,就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多重擠壓。以至于到目前來看,我們唱的歌是西方的拍子,跳的舞是西方的步伐,讀的書是西方的理念。
愛德華﹒霍珀,《夜游者》,
1942 ,表現出了現代都市心靈的孤獨。
西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發展。然而,就在西方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,英國為代表的工業文明,用蒸汽機的車輪,碾壓了過去勞作的腳印;美國為代表信息時代,以數字化的觸屏,讓人類的記憶化作碎片。這一切,早已經超越了東西方,沖擊到了普羅大眾心靈,讓焦慮這個詞匯在現代社會變得刺目。
如上,要回歸東方本來的人文生活,減少焦慮和困惑,我們所面臨兩大難題,即西化和過度生產。
杰克遜波洛克在工作室創作點彩畫,
1950,描繪過度生產的瘋狂景象。
對于工業革命之后人類的過度生產,在西方世界,藝術領域,以馬蒂斯、畢加索、達利所代表的西方現代流派的繪畫,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法,試圖解構超越車馬郵件都慢的生活狀態,以期讓人類心靈與生產能夠同步進化,讓工業生產帶給人的痛感逐漸消失。
他們的藝術成就是卓越和誠實的。
然而,殊不知人之本性的進化是緩慢的,西方大眾不會因為這些偉大杰出的藝術而免去焦慮,他們依然難以超越當代生產與生活兩者形成的巨大矛盾。因為,不難想象,一千年前的唐人,與今天的我們依然心靈相通,心意相連。生活文化的慣性,這本來也是好事。硬要跳出慣性,其實生活就碎了。
Andy Warhol 為地下絲絨樂隊做的專輯封面
西方因文創繁榮,名利雙收,每年都在定義出各種潮流,來應對大眾焦慮。巴黎、紐約、倫敦、米蘭,貌似年年花樣百出的設計展,其實,早已乏善可陳,一件件鍍金閃光的外殼,僅此而已。不過展會,有終歸是好的,如同選美大賽,多少能給我們色彩樂趣,也為迷茫的商業和大眾提供指引。
時下流行的孟菲斯色彩學
新的一年到來,各種流行色、潮流趨勢、大數據顯示即將列隊而來。面對時尚潮流,我們理所應當睜大眼睛,擁抱熱愛,因為那是讓人高興的事兒。而我們知道,愛笑愛贊美的人,運氣通常不會太差。
另一方面,我們也應該擁有冷靜獨立的思辨,學會偶爾跳脫,跳出西方的語境,自覺地回歸文房、茶室的東方空間,回歸“竹杖芒鞋輕勝馬,一蓑煙雨任平生”東方語境里來。泡一壺色彩含蓄的茶,賞一眼窗臺上吐露清新的綠,翻閱一本哪怕字眼生僻的國學典籍。
獨白,在此希望做一個弱趨勢、輕概念的品牌,我們自覺倡導共生的局面,我們希望趨勢不見,而心意相連。相比追求新意,我們更想做出一支支有心意的東方燈具。
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所疑問,請郵件聯系2201604515@qq.com,我們會盡快處理,感謝。
獨白(DUBE)
具有國際視野的東方人文品牌
主要做系列人文原創燈具
附帶具有情感寄托的泛生活用品
獨立思考,獨特生活,留一點白